(1)芦笙:
芦笙是苗族最有代表性的民族乐器。据考古资料称,芦笙至少在两千多年前已出现,吹芦笙是每个苗寨不可缺少的重要活动。融水每个苗寨都有一堂芦笙。苗族同胞逢年过节以及红白喜事、谈情说爱都吹奏芦笙,并伴以踩堂舞。可以说,芦笙是打开苗胞心灵的金钥匙,是苗家精神文化生活的主心骨。
芦笙由笙斗、笙管、簧片和共鸣筒四个部件构成。
笙斗又称气箱,用杉木制作,外观呈纺棰形。制作时,将整块毛坯料从中破为两半,分别挖剜出内膛后再用胶粘合,外部用细篾箍五至七圈,斗的腹背两面钻有六个对称的小眼孔。由于笙斗呈淡黄色,外部涂饰桐油,木纹清晰,外表美观,故有“金芦笙”誉称。
在笙斗中,呈75°~90角°纵向插入两排长短不一的六根竹管,每管入斗处装一个呈长方形的铜质簧片,每管近斗处的外则开一个圆形按音孔,笙管上端管口通透,下端管口堵塞不通。笙管用“都铁”(苗语,专用制作芦笙的竹子)制作。这种竹子的竹质坚韧,首尾均匀,表面光滑、不易虫蛀。使用芦笙时,将手指按住音孔,把气吹进气箱即能发音。小芦笙发出的音有612356,大芦笙能发126,三根笙管的顶端各装配有用毛竹制成的共鸣筒,以增加音色和音量。
芦笙分为母五、六、七、八、九和母五小六、母六小七、母七小八、母八小九、九五等十个种类。每制作同一种类的芦笙为一堂,每堂芦笙由大、中、小和地筒组成,通常为三十至五十把。
2008年,为庆祝北京奥运会开幕,苗族著名芦笙师傅梁炳光特制了一把高达10余米,重达240余公斤的芦笙。这把号称当今芦笙的王中王、世界芦笙之最的芦笙从备料到制作完成,梁师傅足足用了一个多月。这把芦笙在北京奥运会期间曾在融水民族广场展示,万人瞩目。
(2)果哈:
果哈是苗族唯一的古老的民间弓弦乐器,因其形似瓢,故苗语称之为果哈(意即瓢琴),是唱古歌时不可缺少的伴奏乐器,一般以歌师自拉自唱为主。制作工艺比较粗糙,先选一段长60厘米、直径为15厘米左右的鸭脚木或泡桐木制成琴身,在其二分之一的一端剜成瓢状,封住薄板作共鸣箱。另一端修成琴柄,在琴柄顶端钻孔安琴钮,用棕绳、牛筋作琴弦,用竹片和综丝制成弓。琴置两弦,演奏时以人的唾液代替松香,演奏者时而将弓毛放入口中,让弓毛增加温度,增强与琴弦的磨擦,使之发音。果哈音量微弱,发音低沉,但音色独特,与苗歌语调相当协调,较适合表现安静、深沉情绪,故常为苗族叙事古歌伴奏。
(3)果铃:
“果铃”汉语称苗笛,是苗族传统民间管吹乐器,为男女青年对歌时伴奏所用。发音原理与芦笙一样,均靠吹气使簧片振动发音。不同之处是果铃管身开四个音孔,用口唇含住笛头对簧片直接吹奏,可发出近似45672五个乐音。虽同为簧片发音,但果铃的音色与芦笙音色有明显差异,前者低沉纯厚,后者高亢明亮。果铃有大、中、小三种型号,一般情况下女歌手演唱用小型号伴奏,男歌手演唱用大、中型号。伴奏时一般用同调的两支果铃,民间称为公母果铃。果铃制作比较简单,将烘干后的芦笙竹截取长30厘米左右、直径为1厘米以上的一段,在其一端开一长方孔,安铜簧片,封堵笛头,再在竹管的适合处开四个圆型发音孔即成。
资料来源:广西柳州融水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