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字 > 民族工艺 > 工艺品  > 详细页面

令人惊叹的苗族“盛饰”

来源:中国民族报 作者:李昕 2018年11月26日 阅读量:

苗族“盛饰”概貌图。 李昕制作

施侗地区苗族女子将多只龙骨项圈同时佩戴。 李昕摄

施洞苗族饰品。 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藏

  “运[用?]金造金柱,金柱撑着天,运[保留原文][用?]银铸银柱,银柱支住地,天才不会垮,地才不会崩,人人才安心,个个才高兴……”这是苗族古歌中对银的记载,反映出苗族人对银的重视心理。

  关于苗族佩戴银饰的确切记载,始见于明朝史籍中:“黎平苗与贵州同,其妇女发髻散绾,额前插木梳,富者以金银耳珥,多者至五六如连环。”到清代,更是有“富者以网巾约发,贯以银簪四五支,长如匕,上扁下圆,两耳贯银环如盌大,项围银圈,手戴银钏。”从这些古籍中,便可窥见苗族人喜戴银饰,且一直有着以多、大、重为美的“盛饰”习俗。

  正所谓“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俗。”在苗族内部群体中,“盛饰”亦有着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其风格的形成与所在地域的自然环境,以及共同生活的民族都有着密切联系。

  云南、广西地区的苗族“盛饰”,多表现为缀满珠帘的帽饰、胸饰,用色大胆,呈现出一种跳跃的视觉效果。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贞丰、平坝、镇宁、关岭等地的苗族女子,则保持着包裹多层头帕,同时佩戴多个银项圈、多副银耳环的“盛饰”习俗。

  生活在贵州西北部地区的苗族,鲜以银为饰,而“妇人敛马鬃尾杂人发为髻,大如斗”——硕大的发髻、厚重的假发、庞大的木质头饰则塑造出另一种别具一格的“盛”。

  聚居于贵州省东北部铜仁地区、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及重庆地区在内的腊尔山苗族,其“盛饰”由缠绕的头帕,以及固定在头帕前端的长方形银片、红绿色毛线绒球和后部的伞状银花、帘状银披褡组成。

  而最为极致的演绎,则要属黔东南地区的苗族“盛饰”:黄平苗族的球形银凤冠,银冠之上布满银花,蝴蝶、螳螂、雀鸟等动物形象立于花间,一派生机。银冠下缘饰有响铃,行动时摇曳生姿、声色俱美;雷山西江苗族的大银角,宽近1米,立高可达70厘米左右,面上錾刻有双龙抢宝的主纹,两端尖角处可插羽毛或彩线,中央插有一把银扇,既像鸟羽,又似太阳放射出的光芒……

  在银饰的使用程度上,总体呈现出黔东南最为丰盛、黔中黔南地区较少、黔西北地区最为精简的强烈对比。

  虽然各支系苗族所使用的装饰材料和饰品风格不尽相同,但以“盛”为美的审美理念和佩戴观念却是相通的。

  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的施洞小镇,依仗着清水江流域便利的交通和发达的木材贸易,白银作为货币在当地得到大量流转与积累。施洞地区的苗族,长期保持着以银为饰的佩戴喜好和以“盛”为美的装饰理念。施洞苗族银饰也因其造型最为繁丽、银质最为优良、工艺最为精细,从黔东南诸多苗族支系中脱颖而出,成为苗族“盛饰”的典范。

  无论是否亲自到过施洞,在施洞的银饰盛装面前,人们都会由衷地赞叹与惊讶。与日常生活中将银饰作为“配饰”的使用概念不同,施洞苗族银饰看似“喧宾夺主”的架势,着实颠覆了现代人的审美观念。施洞的“盛饰”之美,究竟美在何处?

  根据国家民委对苗族银饰成本和使用地区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早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施洞苗族银饰的款式已达37种之多,丰富程度在同地域间可谓首屈一指。

  施洞银饰不仅款式多,而且银饰的种类、件数也相当惊人。这些饰品,根据人体的比例,均衡、合理地佩戴于身体的各个部位。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藏有一套施洞苗族“盛饰”。经过详细分类统计发现,该套“盛饰”可分为银头饰、肢饰、颈胸饰、耳饰、衣饰等5大类10个小项,包含17组饰品,共计80件,含20个不同的款式。

  而所谓“盛饰”之多,不仅是说银饰种类、件数本身繁多,也涵盖了“戴得多”之意,也就是说,这些银饰几乎是同时使用的。比如,施洞地区妇女实际使用的银饰数量,比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藏的样本还要多。例如,施洞女子一般佩戴两只龙骨项圈,但依照个人喜好和家庭的经济条件,有人甚至佩戴9只。施洞地区的苗族女子佩戴的饰品中,仅手镯的款式就多达十余种;体积较小的银戒指,更是随着佩戴者的个人喜好和银匠的创作能力,发展出各种不同的式样,成为施洞苗族的一道独特景观。

  

资料来源:中国民族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