佤语为佤族所使用的语言,佤族主要居住于云南省的西南部,具体分布于云南省临沧市的沧源县、耿马县、双江县、永德县、镇康县;思茅市的西盟县、澜沧县、孟连县、普洱县等地。人口有396619人(2000年)。历史文献上对佤族的称呼,曾有“望”、“望苴子”、“望蛮”、“望外喻”、“古利”、“哈喇”、“哈瓦”等。
佤族内部的自称各地有所不同,就所使用的方言而言,一般分为“巴饶克”、“阿佤”、“佤”等支系。过去,当地汉族对各地佤族的称呼也有所不同,对“巴饶克”的佤族称为“小卡佤”、“腊家”、“熟卡”等;对自称“阿佤”的佤族称为“大卡佤”、“生卡”等;对自称“佤”的佤族称为“本人”。新中国成立初期,曾使用过“佧佤族”的族称,因“佧”字含有贬义,1962年根据本民族的意愿,报请中央人民政府批准,改为“佤族”。
佤族历史上没有文字,人们一般用刻木、结绳记事。20世纪30年代,西方传教士创制了拉丁字母形式的佤文,称撒拉文,主要在少数信仰基督教的佤族地区使用;1957年3月中国政府为佤族创制了一套拼音文字。
佤语属于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语言,内部分巴饶克方言、阿佤方言、佤方言。巴饶克方言有岩帅和班洪两个土语;阿佤方言有马散、阿瓦来、大芒糯和细允4个土语:佤方言没有土语差别。三个方言内部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语音上,其次是词汇,语法则基本相同。
语言特点
1、语音特点
(1)辅音比较整齐,塞音、塞擦音作声母时清与浊、送气与不送气对立;鼻音、边音、颤音、擦音作声母时,有送气与不送气之分。
(2)有边音l、颤音r与双唇、舌面后塞音组成两套完整的复辅音声母。
(3)元音韵母不分长短音,有松紧音之分。
(4)声韵母多而复杂。
(5)有8个辅音的韵尾。
2、词汇特点
(1)词汇有单纯词与合成词之分,单音节的单纯词较多,双音节的单纯词次之,多音节的单纯词较少。词汇系统由固有词、外来语借词等组成。其中,固有词最多,傣语借词、汉语借词分别次之。
(2)使用词缀构词或构形。
(3)声韵母的内部屈折变化可区分词类,可以区分自动词、使动词、他动词及人称代词的数与称谓等等。
3、语法特点
(1)词分为名词、代词、数词、量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等11类。
(2)主要的语法手段是使用虚词和语序。
(3)属于SVO型语言,其语序主要有:
主语-谓语-宾语;主语-谓语-补语;名词中心词-定语;状语-动词、形容词中心语或动词、形容词中心语-状语。
使用情况
1、在佤族家庭和村寨内部均使用佤语
2、在佤族居住中心区的集市中,赶集时一般使用佤语;而在与其他民族混合的集市上时,一般使用汉语或傣语。在政府部门内部,不同民族之间交流一般使用汉语,本民族内部交流时则使用佤语。
3、在佤族分布地区,佤族在举行宗教祭祀活动时,一律使用佤语,即使信仰不同的宗教也一样。
4、1957年创制佤文后,佤文就曾得到大力推广使用。在沧源佤族自治县、西盟佤族自治县尤为明显,主要体现为:在学校中开办佤语文的教学;运用佤文进行农村扫盲教学;在文娱活动、媒体(广播、电影)宣传中,大都使用佤语或佤文;部分政府机构使用佤汉文印章;出版部门使用佤文出版了一批书刊与工具书;有了佤语文人才培养的教学机构。
参考资料:
1.颜其香、周植志:《中国孟高棉语族语言与南亚语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2.刘岩:《孟高棉语声调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