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藏族民居多建在半山腰,以白、红、黑为主色
记得一次前往香格里拉,同行的导游告诉我,藏族同胞一生一世就盖一次房子,一间房子从奠基到峻工,至少也要花5年时间。当我远远地看到那些山坡上的藏族民居时,觉得好简单嘛,怎么还需要5年时间建盖呢?等到真的到了藏族同胞丹增家,我才发现,一根柱子要两人才能合围,一根横梁仅雕花就要花半年时间,确实是慢工出细活。
动土之前请喇嘛卜卦
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首府香格里拉县地广人稀,考虑到向阳、通风与防潮,当地藏族同胞的房子都建在半山上,户与户之间有的相隔一个足球场那么大,间隔的地方开满了格桑花。9月的格桑花开得热烈而灿烂 ,像藏族少女熟透的爱情,给极富特色的藏族民居增添了些许诗意。
村里一户人家的一间房子要动土了,家人商议着请邻近寺院里的喇嘛打卦卜算。房子的坐向非常讲究,朝南还是朝北,门是向东还是向西,据说都会带给主人不一样的运气。开工时间也同样讲究,这一天属土属木,出行竖柱是否有利,都是择日的主要内容。有些时候,开工的时间甚至还要与主人家家人的属相相符,日子定下来,主人家才会安心。
动土那一天,主人家得请喇嘛到现场诵经做法事,在宅基地前摆“五谷斗”,设祭台,置供品,燃放桑烟,祈求人畜安康,风调雨顺。开挖第一锹土的人必须要属相相合,如果家人中无合适之人,则请一父母双全、家境富裕且五官端正的小男孩挖第一锹土,然后家人在房基的四个角落象征性地挖土,祭祀仪式即结束。
我参观过很多香格里拉藏族同胞的家,发现这里的藏式房屋十分考究。除围绕着房屋的土墙外,整幢房屋完全是用上好的木材构筑起来的。柱子绝对是一棵生长百年以上的参天大树。刨制平整的楼板,雕刻精致的神龛和家具,无一不是用上好的木材所制。
藏民居三色象征天、地、人
藏民族最早的建筑形式叫“石巢”,也称“碉房”。它主要是由土或石建筑而成,可用石块、土砖砌筑,也可用土石混合或生土夯打等多种方法,但都坚固结实,厚重保温,而且形似碉堡,所以称为“碉房”。
“碉房”具有坚实稳固、结构严密、楼角整齐的特点,既利于防风避寒,又便于御敌防盗。迪庆的藏族民居墙体颜色以白色为主,其涂刷材料也因地制宜,一些地方用当地深层的白色粘土层,取出的白土,在茶壶里兑上适量的水搅拌后,就可以在粗加工的土墙上浇淋。因外墙体上窄下宽,人可直接站到墙头上用浆体浇淋。
白、红、黑三色是藏族民居的主要色彩,象征天、地、人。迪庆藏族民居除墙体主要使用白色外,屋面三角檐板等木结构地方常用一种红土来涂刷,当地藏语叫这种红土为“杂目”。用这种红土涂刷后,木板不易掉色和虫蛀。黑色则主要使用于窗框等地方。
迪庆藏族民居室内装潢讲究,火塘旁边要设神龛,火塘一年四季都烧得旺旺的,一是象征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二是驱逐高海拔地区的寒冷。雕刻算是藏族民居房的“软件”装饰,精细、鲜艳的龙纹、花卉、藏八宝等图案遍布房柱、房梁,文化与宗教意味氤氲其间。讲究的人家,还会请人绘制精美的壁画。这些年,为适应越来越好的旅游形势,唐卡也成为家居的重要装饰品,有些藏族家庭成了与旅游公司签约的旅游站点。夜晚,旅客可以在这些藏族居民家里烤着火,吃着藏粑,喝着酥油茶,听藏族老人讲故事……
然而, 宏伟的藏族民居建设,必然要砍伐森林。盖一幢藏房,所需木材大约100立方米左右,而一棵生长百年的云南冷杉,所能够提供的有用木材也就几立方米,一幢藏房的建盖不知要砍伐多少棵这样的百年大树。假如有那么一天,香格里拉没有了森林,是否还能有草原,有湖泊,有各色各样的花,有这样清冽的空气?
随着大规模的城乡建设,以及居民环保意识的增强,藏族民居的建筑构造、平面空间布置等都在随之变化着。城市内的居民住宅就不用说了,城市周边农村的藏族民居,现在也逐步采用钢筋混凝土和木材相结合的方式来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