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太阳在他的作坊里加工银饰。
私人定制“银饰胸罩”,引来游客围观
9月4日,苗族银匠龙太阳5点半就起床了。前一天,有13位浙江客人拜访他,他要起来为这些客人准备早餐、打制客人定制的银饰。原来,这些客人是从网上看到龙太阳发布的个人作品“银饰胸罩”而被吸引过来的。
龙太阳制作的“银饰胸罩”,去年4月被贵州省商务厅拿到英国参展。当时,有英国朋友开价750英镑(折合人民币约7500元)购买,但被婉言谢绝。商务厅的工作人员说,这件作品是供大家欣赏、了解贵州文化的,不便出售。如今,这件作品被摆放在龙太阳的作坊里,特别抢眼。
“银饰胸罩”重约200克。据龙太阳介绍,他打制“银饰胸罩”源于对妻子的爱。妻子长期在田间劳作,夏季汗水贴着内衣,闷热难受。于是,龙太阳决定给老婆打制一件精致、凉爽的“银饰胸罩”。这件耗时33天制成的“银饰胸罩”,是用发丝般纤细的银丝制成的,穿着舒适凉爽。
村里唯一留守银匠,闯出一条致富路
龙太阳是贵州省雷山县控拜村人。控拜村有银匠274人,而留守在村子里的,只有龙太阳一人。
上世纪80年代,雷山县麻料村、控拜村、乌高村的银饰制造业一片繁荣。走进村里,到处是“叮当叮当”的打制银饰声。进入90年代,3个村的一千多名银匠纷纷南下打工。2000年后,随着黔东南旅游的兴起,这些银匠又纷纷返乡。但是大家并没有驻扎在村里,而是选择在城市、旅游景区打制银饰。
作为唯一留守的银匠,龙太阳在不断的探索中,闯出了一条致富路。他依托网络宣传、销售自己打制的银饰,同时还推出了一条“银饰体验游”线路:西江千户苗寨—控拜村—乌高村—麻料村。按照这条旅游线路,游客从西江千户苗寨出发,直奔控拜村,步行参观控拜村后,可以参观龙太阳家的私人银饰刺绣家庭博物馆。之后,游客可以在龙太阳家上一节关于打制银饰的理论课。课后,游客还可以选择一个图案,亲手打制银饰品,并体验苗家的“打平伙”。“打平伙”是苗家的一种用餐方式,邻里之间为了增进感情,经常选择在某一家聚餐,但菜肴都是在各家炒好后拿去的。为了提供更好的服务,龙太阳还购买了一辆面包车来接送游客。
今年前8个月,龙太阳家一共接待全国各地游客200余人,纯收入3万元,银饰品销售纯收入2万元,再加上其他农产品收入,他家的纯收入已超过了6万元。
推动银饰产业健康发展,呼唤出走银匠回村发展
为了推动控拜村银饰产业健康发展,2009年,龙太阳主导成立了控拜银匠协会,注册了属于自己的商标“控拜银饰”。现在,有50多位控拜村银匠在使用这一商标。控拜银匠协会要求银匠在制作的银饰上刻下名字,作为银匠对品牌的承诺。若有人造假,协会便按照相关条款追究造假者的责任。
“我不知道我的所作所为是否感动了村里的其他人,但我觉得我是成功的,至少我不用背井离乡,不用让家里的父母儿女成为留守人。我儿子现在读高一了,他也成了一名小有名气的银匠。更令我欣慰的是,儿子有家乡情结,对控拜村有感情。”龙太阳说。
如今,龙太阳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有滋有味。遗憾的是,龙太阳还没有唤回一位离家的银匠。控拜村原来的公路正在改建成6.5米宽的水泥路,不知这条大马路能否成为那些银匠回家的路?
对话
在家也能过上好日子
问:全村的大小银匠都离开了村寨,你为什么要留下来?
龙太阳:因为我们村的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遇到了很大的问题,所以我才坚守在村里。
问:出现了什么问题?
龙太阳: 年轻人里,会打制银饰的少了,会唱苗歌的少了,会吹芦笙的少了。
问:你留在村里,就能解决这些问题吗?
龙太阳:也许不能,但通过我的坚守与努力,应该会有好转。
问:你想怎么努力?
龙太阳:我之所以留下来,就是想以身作则,以榜样的力量感动全村人。我的以身作则,就是坚守在村里打银饰,种田地,照顾家里老少,而且在这个基础上,找到一条致富路,闯出一片新天地,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我要让外出的银匠看到,在家也能致富,也能过上好日子。
问: 你现在的事业干得怎么样?
龙太阳:基本轮廓出来了。我家的作坊,至少值二三十万元。说是作坊,其实一半是家庭银饰博物馆。馆里的藏品有个性,传统又不缺乏现代元素,来的游客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