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中华民族 > 毛南族 > 热门推荐  > 详细页面

毛南族民居

来源: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编辑整理:宋 祺 2017年11月21日 阅读量:

(一)同姓聚居

  毛南族多同姓聚居于一个村屯,在一个村寨中,异姓杂居的现象很少。这些聚居的农户,多是同一血统、同一祖宗,其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伦理等都高度一致。即使有个别异姓外来户,不管原来信仰习俗如何,一旦迁入定居,就得随同村里的大姓,否则将受到责备和排挤。

(二)村落布局

  毛南族的村落多依山而立,少占耕地。干栏群落是毛南族村庄的一种布局,但形式不拘一格,根据地形特点而富有变化。有的从山腰往下建成辐射式群落,即几座房子前后用“天桥”串联起来,组成串联式干栏群,这是同一宗族兄弟常采用的一种方式。有的则建立并联式群落,即由若干间干栏房子排成两行,中间留一条通道,两端置围墙与院门,围成长形院落。也有从实际地形出,把房屋排成梯级式干栏群或摆成一字长蛇形的。此外,有的在几座并排的房子中间开通方便门,以利叔伯兄弟及邻里串门联系,相互关照,形成一种向心力。村中巷道皆用石板铺就。村边兴种竹木挡风,绿化美化环境。村头奇特的大树被视为村、峒守护神树,神圣不可冒犯,一旦遇有瘟疫等异常事件,病家抑或全村皆到大树下祭神禳解。各村屯的村背面都有大片护村林,既防石头滚落,又美化村景,此林不允许随意砍伐。同时,自然屯大都设立集体活动场所,在水井、溪边、道旁或大树下摆放石凳,供人们节日及闲暇时间聚会、娱乐。

(三)传统房屋建筑

  毛南族聚居于偏僻山区,20世纪以前,经济展缓慢,居民贫富差异较大,其房屋建筑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历代传承下来的木结构干栏式;另一种是受汉式影响而发展起来的硬山搁檩地民居。乡村群众多为简陋的木结构干栏式茅房。到20世纪,随着经济的逐步展,传统的木结构干栏式茅房逐步被石块、土砖或夯土、木混合结构的干栏石屋所取代。在交通较为便利的邻近集镇的富有人家则流行石料、土砖或夯土筑成的硬山搁檀地居式瓦房,四面墙体均用料石、土砖筑成,顶上的桁条上钉以瓦桷板条(俗称栓皮),覆盖以鱼鳞瓦片。有的还用青砖在原干栏的两边砌成厚实的封山式山墙,边脊两端塑有翘起的凤形图案,显得精致美观;山墙中间开设两扇可供室内通风和采光的直棂式大窗。每一家的前面都有一个小庭院,院门开于一侧,面向石板巷道。在主房旁侧或前檐外另建一间作为厨房或牛栏,使整体形成一个独立的居住小单元。如今,简陋的木结构干栏式房屋已绝迹,乡村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楼房逐渐增多。

(四)干栏石屋

  干栏石屋(亦称干栏石楼)为进入20世纪后多数农民的住屋,是凹形矮脚石木结构干栏式,因墙基用石头砌成而得名。上层住人,下层圈养牲畜及堆放农具和柴草,可以防潮。整栋房为石基、泥墙、木柱、瓦顶。每栋以用衔条数和间数多少区别大小。从屋顶到屋檐两边,用13根衔条的叫檐十三,用15根的叫檐十五,以此类推。檐十三屋内较窄,不便摆放家具杂物;檐十九较宽敞,但屋檐低矮,室内阴暗。以檐十七居多,屋里宽敞,通风采光也良好。多为三、五、七、九间,大门居中,两边对称。

参考资料:谭自安,《中国毛难族》,宁夏人民出版社,2012年

供图:老铁 刘军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