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中华民族 > 苗族 > 热门推荐  > 详细页面

苗族工艺

来源: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编辑整理:郑家齐 2017年11月13日 阅读量:

刺绣工艺

  刺绣是苗族源远流长的手工艺术,是苗族服饰主要的装饰手段,是苗族女性文化的代表。贵州省居住着大量的苗族同胞,他们创造了不同样式、风格的服饰。他们的服饰有便装与盛装之分,平日着便装,节目或姑娘出嫁时着盛装,无论服装还是头饰,工艺复杂,做工精细。

  苗族刺绣具有传承历史文化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刺绣的图案上。几乎每一个刺绣图案纹样都有一个来历或传说,都深含民族的文化,是民族情感的表达,是苗族历史与生活的展示。蝴蝶、龙、飞鸟、鱼、圆点花、浮萍花等图案都是《苗族古歌》传唱的内容,色彩鲜艳,构图明朗,朴实大方。苗族刺绣有一种极常见的人骑龙或骑水牯纹样,体现了苗族人民英勇无畏的气概和生活情趣。苗族民间艺术中的骑龙、驯龙、双龙的各种图案,再现了人们对龙敬而不畏的心理。

  苗族刺绣十分美丽,技法有10多种,即平绣、挑花、堆绣、锁绣、贴布绣、打籽绣、破线绣、钉线绣、绉绣、辫绣、缠绣、马尾绣、锡绣、蚕丝绣。这些技法中又分若干的针法,如锁绣就有双针锁和单针锁,破线绣有破粗线和破细线。挑花也称数纱绣,是苗族特有的技艺,利用布的经纬线挑绣,反挑正取,形成各种几何纹样。挑花就是借助色彩和不规则几何纹样的搭配,形成多视角的图案,从而达到“则看成岭近成峰”的立体与平面统一的视觉效果。

  苗族刺绣种类很多,从色彩上分,大体上可分为单色绣和彩色绣两种。单色绣以青线为主,刺绣手法比较单一,其作品典雅疑重,朴素大方;彩色绣用七彩丝线绣成,刺绣手法比较复杂,或平绣或盘绣或挑绣,多以自然界中的花鸟虫鱼或龙凤麒麟为题材,刺绣成品色彩斑斓,栩栩如生。

  苗族刺绣围腰,以白色为底色,上面满绣有蝴蝶、蜈蚣龙,造型飞舞张扬。绣品以蜈蚣龙为主纹样,下面三层另有蝴蝶、小蜈蚣龙等,为苗族绣品的传统纹样。

蜡染工艺

  蜡染是贵州省丹寨县、安顺县、织金县苗族世代传承的传统技艺。 丹寨县、安顺县及织金县是以苗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区,在长期与外界隔绝的艰苦环境中,这里的居民逐渐形成了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古老的蜡染技艺因此得以保留下来。按苗族习俗,所有的女性都有义务传承蜡染技艺,每位母亲都必须教会自己的女儿制作蜡染。所以苗族女性自幼便学习这一技艺,她们自己栽靛植棉、纺纱织布、画蜡挑秀、浸染剪裁,代代传承。在此状况下,这些苗族聚居区形成了以蜡染艺术为主导的衣饰装束(以上三照片由刘军提供)。

  蜡染作为我国古老的工艺,历史已经非常悠久。早在秦汉时代,西南地区的苗、瑶、布依等少数民族的先民(南蛮集团各部落)就已经掌握了蜡染技术,据《贵州通志》记载:“用蜡绘花于布而染之,既去蜡,则花纹如绘”,这种蜡染布曾被称为“阑干斑布”,又因为主要产于苗、瑶地区,所以又称为“傜斑布”(瑶族在古代又曾被称为谣、傜、摇、猺)。采用靛蓝染色的蜡染花布,青底白花,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和乡土气息,是我国独具一格的民族艺术之花。

苗族蜡染 引自民族画报

  蜡染实际上应该叫“蜡防染色”,它是用蜡把花纹点绘在麻、丝、棉、毛等天然纤维织物上,然后放入适宜在低温条件下染色的靛蓝染料缸中浸染,有蜡的地方染不上颜色,除去蜡即现出因蜡保护而产生的美丽的白花。如果仅仅是蓝地白花也不算稀罕,那和蓝印花布没什么两样。蜡染的灵魂是“冰纹”,这是一种因蜡块折叠迸裂而导致染料不均匀渗透所造成的染纹,是一种带有抽象色彩的图案纹理。

  苗族蜡染是为生产者自身需要而创造的艺术,其产品主要为生活用品,包括女性服装、床单、被面、包袱布、包头巾、背包、提包、背带、丧事用的葬单等。

剪纸工艺

  黔东南是贵州省的一个民族自治州,也是全国最大的苗族聚居区。这里的苗族民间剪纸有着悠久的历史,只是由于主要用做绣花底样,而不是作为独立的装饰欣赏品,所以不像苗绣那样名气大,。黔东南苗族称剪纸为“剪花”、“苗花纸”。在长期的刺绣实践中,艺人们发现用剪纸图案来代替在绣面上描绘图案,可以准确无误地不断复制,既省工又省时,同时也能保持绣面的干净洁亮,从此,她们就把剪纸图案作为刺绣艺术的“蓝本”。为了保证刺绣的质量,苗族妇女们把自己的聪明才华和喜怒哀乐等审美观融人到剪纸图案中,使之与众不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黔东南苗族民间剪纸的独特之处,首先表现在它的题材上,有许多与创世纪和人类起源有关的神话传说。如人头蝶身的剪纸图案,就是苗族古歌中的“蝴蝶妈妈”。传说蝴蝶妈妈是由枫树变的,因和水上的泡沫“游方”(恋爱)怀孕后生下12个蛋。经鹤字鸟替她孵了12年,才生出第一个姜央和雷公,以及龙、虎、蛇、象、水牛、娱蚁等12个兄弟,从此天下便有了人和动物。苗族民间剪纸图案中还有“桑扎射日”的神话,说的是古时候有“日月十二双,日夜不停跑;晒得田水啊,好比开水冒;晒得石头啊,软得像粘糕;晒得坡上啊,草木齐枯焦。”为此,苗族先祖造了一把巨大的弓,请一位叫桑扎的英雄去射日月。当桑扎射掉11对日月以后,剩下的一对日月被吓得藏起来了,天地变得黑茫茫一片,人们无法外出做活路。后来,先祖们请来公鸡,“公鸡拍拍翅,抬头高声喊;早晨哩哩叫,太阳出东方,下午哩哩叫,月亮接着上”。此后,万物得到生长,人类才得到安宁。从蝴蝶妈妈生人类及一切动物到兄妹合磨成亲、桑扎射日月、女人驯龙牛、女人驯象等剪纸图案看,既是对母系社会遗风的追溯,又是反映远古时代人类常与各种野兽和严重旱灾进行生死斗争的形象记录。另外,原始的巫术礼仪作为苗族生活的重要内容,在剪纸中也有较多的反映。苗族是多神论者,崇拜自然物,崇拜祖先,崇拜生命。他们认为人的祸福是由神鬼掌握的,要得福免灾就必须求神的护佑。巫师是沟通人与神的媒介,由他来祭神驱鬼。因此,苗族人对巫师非常虔诚尊重。剪纸中的巫师形象庄严肃穆,身佩执法的长剑,举着装有降伏恶鬼法力的葫芦,显得神秘莫测。这些古拙简朴、粗犷豪放、富有神话和宗教色彩的剪纸图案,充分展示了苗族的独特气质和久远的历史。

  苗族民间剪纸的独特之处还表现在构思的新颖奇妙上。如《姜央兄妹合磨成亲》图,艺人为了扩大意境,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把发生在不同时间与空间的事物描绘在一幅画面上。作者大胆而巧妙地把画面分成天空、山顶和山脚三部分,来表现三个不同的情节。天上飞的是蝴蝶和山鸡,山顶上站着拍手叫好的姜央,山脚下站着姜央的妹妹以及已合上了的石磨,还有被从山顶上滚下来的石磨吓惊了的野兔。这幅画面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洪水泛滥后,地上的人都被淹死了,姜央和妹妹藏在葫芦中幸免于难,为了繁衍人类,兄妹只好成亲等情节,非常巧妙地使这一远古传说得到精致的再现。又如三接式袖花剪纸图案,画面中间是双象斗兽,上方是人驯蚕身龙,下面是龙象相争,其余空处是鱼鸟虫蝶。这种奇特的构思,把原始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得淋漓尽致。

  苗族民间剪纸形式也灵活多样,各具特色。如“中心构图式”,艺人主要在画面中心表现主题,四周讲究相应的对称协调,用不同的花木草虫来装饰搭配。这与“不完全对称”式那种以中轴为坐标,以量的平均分配来使画面产生稳定感、层次感和节奏感有所不同,突破了只讲求统一,不讲求变化的单调刻板的构图形式。又如“中心对称式”,这种形式使画面有一个中心磁场,强调一定程序的收敛,使画面的狮、象、虎、鹿及其他图案有个向心点。当然,也有一部分构图是“中心外射式”的,其画面显现着一种外射的动力,图案中的鸟兽有的面对外框直冲而来,有一种不受任何制约之感。显然,剪纸艺人在这种构图中要表现的是富有动态和生命力的物象。这种活生生的、蕴藏着生命暗示的形式,非常贴切地表现了苗族艺人那种大胆泼辣的性格。另外,苗族民间剪纸的构图形式还有整体式、米字式等多种形式。在有限的画面上变静为动,变实为虚,扩展空间,从而使剪纸作品浑厚而不凝滞,具有生命动态美的艺术效果。

  黔东南苗族妇女几乎人人都是剪纸能手。有许多还是本寨和邻近村寨公认的行家里手。

参考资料:

    〔1〕百度百科

  〔2〕360百科

  〔3〕中国民族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