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寨树”风波中,村中老人护树 资料图片
开栏语: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这个过程中,应注重从少数民族文化中汲取营养。比如,少数民族文化强调崇尚自然、爱惜生灵、热爱生活、勤劳简朴、敬重长者、热情好客、守望相助、讲求道义、勇敢无畏、信守承诺、非义不取、自尊自爱、重情重理等。
为此,本报特开辟“共建精神家园”栏目,对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理念进行提炼和阐发,以期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更多文化养分。
“保寨树”风波引发的思考
2006年,在贵州省都匀市的一个少数民族村寨,发生了一场卖树与护树的风波,这起风波惊动了媒体,也深深震撼和教育了当地群众。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这个寨子三面环山,只有跨过两条河流才能通向外界,涨水时过河十分危险。由于寨子的年人均收入不足200元,一条通村公路修了5年也没修好。当一个广西老板相中了寨子里的两棵“红榔树”(即红木),愿意出8万元买下时,年轻的村干部心动了,想卖树来修路。然而,老人们坚决不让卖树,并日夜用身体护住树,不让任何人靠近。他们说这两棵树是“保寨树”,绝对卖不得……
两棵树竟然比全村人的出行和今后的致富还重要?竟然值得全村的老人用身体去誓死捍卫?当人们带着疑问的目光去探究这件事时,才渐渐了解了贵州少数民族那独特而令人敬畏的树崇拜——
原来老人们守护的两棵树已有数百年历史,在当地人心目中是保寨的“神树”。“保寨树”,从古时就有了,意为此树能保佑全寨百姓世代幸福平安。“保寨树”多为银杏、枫香、柏树等比较长寿的树种。长久以来,“保寨树”被视为能通人性的“神树”,这种信仰逐渐演变为一种图腾崇拜。
而这种信仰,无疑折射出世居在山林中的少数民族那种亲近自然、敬畏自然的朴素生态观。
在了解了“保寨树”文化后,舆论转向了守护古树的老人。最终,媒体发动社会各界捐款,人们纷纷响应,既护住了古树,又解决了修路难题。
一个小村落的偶然事件,却引发了人们的深思。发展经济固然重要,但为了发展而牺牲环境,放弃千百年来传承的良好生态观,正如“捡芝麻丢西瓜”般愚蠢。
“百年环保第一村”文斗苗寨
贵州少数民族对山林的守护由来已久,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生态观。在享有“中国景观村”、“百年环保第一村”美誉的贵州锦屏县文斗苗寨,人们能深深地感受到这一点。
文斗苗寨被茂密的古树层层围住,一栋栋吊脚楼镶嵌在青黛之中,宛如一幅水墨画。村里的树之多、之古、之珍稀,令人称奇。400余户的寨子,却拥有参天古树600多棵,仅国家一级保护树种红豆杉就有60多株,最大的一株树龄在800年以上。
树,与文斗人的生命相连。有儿女出生,文斗人都会种一棵常绿树,有的父母还会让儿女认树为“干爹”、“干妈”,祈求平安。逢年过节,文斗人会带上香纸和祭品,祭拜古树。
文斗人视树为神,对树的信仰从古延续至今。在文斗苗寨上寨寨门附近有片石碑林,其中一块立于乾隆三十八年(公元1773年)的“六禁碑”,把远古朴素的民风娓娓道来——“此木蓄禁,不许后代砍伐,留以壮丽山川。”
“禁不俱(拘)远近杉木,大小树木,不许大人小儿砍削,如违罚银十两……”
这块碑被称为“民族环保第一碑”,它证明文斗这个身居大山深处的苗寨,在两百多年前就有了强烈的环保意识。
村民说,十多年前曾有人出资100万元购买村里的一棵古红豆杉。100万元,对于世代耕作在深山的村民们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但村民们没有同意。古树难栽啊!
2008年初,一场特大冰雪灾害袭击了南方。在抗灾自救中,文斗人首先想到的是保护古树。他们用木棒击打冰雪,为古树减轻压力,还搬来稻草,捆扎覆盖在树干上,为古树御寒。
还是为了树,今天的文斗人建立了绿化基金,每植一棵银杏、红豆杉等珍稀树苗并成活的,一律从基金中拿钱奖励。对幼苗,村民还会打上草标,警示人们保护它。
“儿女杉”,种下希望和未来
文斗苗寨的故事只是贵州苗寨侗乡的一个缩影。在黔东南,放眼远眺,连绵无尽的山岭上全是郁郁葱葱的杉树林。尤其是锦屏县的“十八年杉”,树干通圆挺直,成材以后,伐倒在地,滚落山坡,到河滩地上扎成简易的筏,顺着一泻千里的清水江,运送到省外去,形成了蔚为可观的林木交易。
“十八年杉”,也称“儿女杉”,是贵州苗侗人家最熟悉不过的伙伴。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这里就形成了这样的优良传统:家里每添一个孩子,父母就上山找一片好地,张罗着种上几十上百棵杉树,时常护理,修枝灭虫。十八年后,儿女长大成人,杉树也成材了。
选一个好日子,拜过山神,做父母的请亲友将杉树砍回,修建儿子的新木楼,或售卖以筹办儿子外出上学、谋生的费用,或者为女儿打制几件精美银器,添置几样嫁妆。
由于这些杉树关系着儿女的未来,所以它们从幼苗到成材的十八年间,会得到全家人的悉心照顾,由此也造就了其高大笔直、品质优良的特点。久而久之,“十八年杉”逐渐成为一个品牌。
集腋成裘,贵州清水江地区也因此成为全国八大林区之一,有了“杉海”的美誉。
由于自古重视对木材的种植、养护和永续利用,侗族也因此成为一个特别擅长建筑的民族。那些能工巧匠们,不费一铁一铜,仅靠杉木,就建造了闻名天下的鼓楼和风雨桥。
据说,明清时期清水江一带,就为朝廷提供“贡木”以修宫殿,而北京的天安门城楼,也用上了“十八年杉”。
如今,“十八年杉” 的伟岸形象正越来越多地进入画家的笔下、作家的视野。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种“十八年杉”还被开发为民俗旅游项目。游客到此,种上一棵杉树,也是种下一份心愿和希冀。
来源:中国民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