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同胞们身着节日盛装,在溶洞里举行“跳洞”,祭祀先祖,祈祷来年风调雨顺
在贵州,与“洞葬”一样古老的跳洞舞,被称为大山洞里的歌舞海洋,它是当地苗族群众一项重要的节庆活动,是一个“活着的艺术瑰宝”。
跳洞舞与神秘的苗家“洞葬”有着紧密的相联。每年农历正月,贵阳市的花溪区高坡乡和龙里县摆省乡的苗族同胞就会相约来到大山洞穴里跳舞,洞穴是祖先的墓地,在此舞蹈就是祭奠祖先,以此来祈求祖先保佑族人的安康。
关于跳洞舞的由来,最为流行的说法认为,苗族祖先原居住在黄河流域。后来被迫迁徙到南方的大山之中,但他们时刻都梦想重返故里。约 600 年前,苗族首领“香骆”去世,子孙们将他的棺木放进洞穴中,以便祭祀和瞻仰,同时希望有朝一日能够扶柩还乡。从此,凡亲人过世,就沿袭这种丧葬办法,久而久之,形成了“洞葬”习俗。
“跳洞”这一天,苗家妇女都会盛装打扮
鼓师带领族人在村口祭牛神
依山而存,靠山庇护,和山感应,才有后人的延续和茂盛。因而,苗家人对山尊重,对山膜拜,对山崇敬,对山洞情有独钟、依恋万分。他们认为山里有洞,洞内有灵。在山洞里居住,就会有神灵护佑,野兽不敢在这里张牙舞爪,洪水不会淹没他们的家园,敌人也不会追杀至此,他们的祖先才得以生存。
因此,每逢新年正月,苗家人都要到山洞里去拜望,去歌去舞,去吹芦笙,山洞里芦笙的鸣响撼人心魄,人们在这里重拾记忆、追溯往事。
据当地寨老介绍,高坡乡的89 个自然村寨,几乎都有“洞葬”习俗,龙里县果里洞葬洞厅是目前贵州发现最大、棺木数量较多、保存较好的地点之一。
果里“洞葬”正在申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果里苗族古歌“果乐”已经被列入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说中苗族芦笙108支调子中,果里村就有72支。
“黄袍锦衣”的寨老手捧牛角带领族人前去“跳洞”,他们一边走、一边举行祭仪
果里村有两个遥相呼应的奇特岩洞,位于南面的岩洞南北贯穿山体,洞厅宽敞平缓,能见度好,洞内尚存棺木200余具,据考证年代始于明朝,迄于民国,系当地苗族“红簪苗”的祖茔,而北面的山洞就是他们跳舞的场地。
跳洞当日,苗族同胞要举行传统的“跳洞”、“祭牛神”、“祭树神”、“祭洞神”等系列民俗活动,以长号、唢呐、铜锣、铜鼓为主的苗族乐队,上万名苗族同胞身着民族盛装,吹着悠扬的芦笙前来参加。这个舞蹈,男的吹芦笙,女的跳舞,排列成圆弧形,一队一队首尾相接,形成一个个大圆圈。由于是在洞中,伴奏的音乐有天然的共鸣效果,音色浑厚而圆润。有意思的是,舞者的第一步是在音乐的第二拍——弱拍上,这与现代人习惯的强拍出脚正好相反,形成了独特的韵味。
寨老引领众人来到寨中央的千年银杏树下进行祭树,寨老高举牛角、男人们吹起芦笙围着古树转圈,司仪唱起“古歌”祈祷
“跳洞”祭祀仪式后,苗族同胞就在沿袭数百年的斗牛场上伴着芦笙曲载歌载舞,歌颂美好的新生活
跳洞由鼓师指挥舞蹈。村里的每个家族都有一个鼓师,鼓师这个特殊职位代代相传。杉坪村的罗家顺老人便是家族的鼓师,鼓是整个舞蹈的灵魂,所有的人都会按照鼓的节奏来跳舞。
跳洞还有一项职能就是联谊。正月期间,远近的苗家人都聚集在一个个有“洞”的村寨,一个“洞”跳一天舞,亲戚朋友之间也借机联络感情。而对于苗族青年男女来说,“跳洞”则是一个相亲的好机会,通过跳洞相识、熟悉、相恋、成婚……杉坪村的家庭基本都是由跳洞开始而后组成的。
夜幕降临,人们陆续退出山洞,继续长歌诉情,直至旭日东升时,对唱的男女双方还不舍停下缠绵的情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