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中华民族 > 侗族 > 节日庆典  > 详细页面

侗族萨玛节

来源:民族画报 作者:宁坚 2017年10月26日 阅读量:

侗族欢庆萨玛节

  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月亮山腹地的侗族村寨里,有一个被传承至今已有上千年历史的节日——萨玛节。2006年侗族的萨玛节就被列入到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

  2015年12月20日,中国最大的侗族村寨群落贵州榕江“车江大坝侗寨群”迎来了盛大的三宝侗族萨玛节。萨玛节上,侗族人民祭奠侗族共同的祖先神灵“萨玛”,祈求“萨玛”护佑族人幸福安康,同时还集中展现了侗族的服装服饰。

萨玛节上盛装的侗族妇女

  “萨玛”何许人也?“萨玛节”也叫祭祀莎岁,侗语“萨”是祖母,“玛”是大,“萨玛”即是大祖母的意思。相传在母系氏族阶段,侗族有一位叫“莎岁”的女英雄,她在抵御外敌入侵的战斗中屡战屡胜,成功保卫了家园。后来在一次战斗中不幸牺牲,族人为纪念她,将其奉为能给侗族带来平安和幸福的神灵,尊称她为“萨玛”。

  萨玛节当天上午8点左右,车江三宝千户侗寨一至十寨的侗族女性开始盛装打扮,除了银饰花卉等盛装穿戴外,侗族妇女还要从德高望重、专门守护“萨玛”的年长妇女手中接过代表着万年长青、吉祥平安的万年青枝叶簪在发髻上,“这是萨玛赐给我们的吉祥物,可以保佑我们平安。”妇女们都这么说。

侗族老人手拿千年艾,祈求平安幸福

  萨玛祠内并没有神像,只在摆放祭品的神位后面垒有一堆石头,石头上竖着一把半张开的供“萨玛”英灵停留的大黑伞,祭坛前摆放着许多祭品。

  很快,随着阵阵鞭炮齐鸣,仪式正式开始。村中年长的几个祖辈奶奶各自手持一把黑伞走在队伍前面,相继离开了萨玛祠,其余妇女排成一列紧随其后,开始巡游整个村寨。

  “祖先的英灵会寄托在伞上,”手拿黑伞的奶奶说,“寨里的村民就像‘萨玛’脚下的鹅卵石,巡游过后就会得到她的保佑,获得幸福平安。”

侗族妇女举着的黑伞是供”萨玛”灵魂寄托的

  巡游完毕,车江三宝侗寨各个村寨的队伍开始陆续向寨前的广场集合。静默庄严的气氛中,各村的女性长者手持承载“萨玛”英灵的黑伞被围在中心,各村侗族妇女手牵手围成数圈,在悠扬的芦笙乐曲中,1500多名侗族同胞齐声唱耶歌,赞颂“萨玛”,祈求“萨玛”保佑村寨平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萨玛节活动进入高潮。

萨玛节的高潮是一千多人共同跳起“多耶”舞

巡游村寨乞求萨玛的保佑

侗族妇女在萨玛寺内围绕着萨玛祭坛进行祭拜

  最后,承载“萨玛”英灵的黑伞由少数德高望重的奶奶送回到萨玛祠内,寨老和奶奶们相继上香叩拜,并围绕祭坛数圈祭祀,然后所有人面对祭坛退出萨玛祠,完成祭祀活动。

  因萨玛节的整个祭祀活动均以女性为主导,是一个传承千年、盛大和谐的以女性为主的民族节日,因此又被视为“古老的妇女节”,这也就是萨玛节最特别之处。祭祀“萨玛”是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挖掘侗族文化,增进民族感情,使侗族文化能得以不断发扬传承下去。 

  如今,榕江侗族萨玛节已成为榕江侗族文化的一个精髓。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