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帽,维吾尔语称为“朵帕”,收藏于民族文化宫博物馆的维吾尔族花帽来源于20世纪50年代、60年代及80年代的新疆喀什、和田、乌鲁木齐等地,有十字挑绣花帽、绿色丝线平绣花帽、男式黑色巴旦木花帽、紫红毡绒金丝线花帽、四片溅绒花帽等,涵盖了维吾尔族花帽基本款式和图案。其中最有意义的一款花帽是20世纪60年代,新疆和田地区民丰县先锋公社敬献毛泽东主席的礼物——“曼甫朵帕”。
“曼甫朵帕”此款花帽是由手工刺绣成的,四瓣以帽顶为中心拼接缝合,套模成型,以黑绒镶边,四棱可折叠。每一瓣三角形内以一个或两个单独纹样,一条边缘纹样构成一组适合纹样,这种纹样简练、构图严谨的花帽图案称为单独适合纹样花帽,维吾尔语称“曼甫朵帕”。此花帽纹样大都是以新疆花卉、果实等自然形态为素材,加以艺术的提炼、概括、夸张、变化而使之成为具有浓郁乡土气息和强烈民族情趣,图案有花卉、果实,造型有石榴花、桃花、杏花、麦穗,还有星月、雪花等。此外还大量运用了富有变化的几何图案。布底为一色平线,图案则用优质彩色丝线混合棉线刺绣而成,形成底色和花色对比强烈,艳丽夺目。
居住在新疆天山南北的维吾尔族,无论男女老幼,都喜欢戴小花帽。维吾尔族戴帽习俗, 源于伊斯兰教的礼仪。伊斯兰教礼仪认为, 在室外, 头部不加任何遮盖, 是对上天的一种亵渎。这种宗教礼仪世代承继, 演变至今已形成维吾尔族的一种服饰习惯,使维吾尔族在遵从伊斯兰教规的基础上, 最大限度地创造和享受着美。每逢节日、婚礼、歌舞盛会,人们都要挑选好看精巧的小花帽佩戴,尤其是参加葬礼等庄严仪式或重要的喜庆活动时戴帽是对主人的尊重,因此维吾尔族视戴帽这种习俗为一种美德。
“曼甫朵帕”的单独适合纹样外,花帽还分为满地散花纹样系散点排列图案,各种花纹多以枝秆连接或以线条分隔,有用冰裂纹或点线纹绣成底纹,与主题纹样相互映衬,整个画面犹如繁花似锦。这种质地厚实、棱角突出、结实耐用的花帽维吾尔语称“奇曼朵帕”。巴旦木花纹样以盛产于新疆的巴旦木杏仁为基本造型,经过变形和添加构成图案。这种花帽的图案是由按前后顺序旋转排列的,四个巴旦木纹样构成的,线条丰富多样,花色庄重素雅, 多为男帽,维吾尔语称“巴旦木朵帕”。十字对称纹样即每瓣内以十字形构图为骨干,采用类似汉文的“米”“井”“田”字形格局布置纹样,左右两边纹样对称,布局饱满,色彩富丽,各单位内花卉相应,枝蔓交错,色彩对比分明,形成一种独特的图案结构,也称为格子架花纹。
维吾尔花帽又根据工艺制作水平和用料的不同,而有繁简贵廉之分。按其制作方法可分为丝线平绣、丝线结绣、串珠片绣、格子架绣、盘金银绣、十字花绣、钩花刺绣、扎绒刺绣以及刺、扎、串、盘合绣等。还有一种用白丝线钩制而成的钢扣式软便帽,四面缀以简朴素净的红绿小花,可作为其他精致、贵重手工花帽的内衬小帽,价格便宜,便于洗涤,保持洁净考虑,也适合平时戴用。
从地域上看,花帽都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南疆喀什盛产男式花帽,其中最负盛誉的是男式巴旦木花帽。和田地区及部分喀什地区以女式格子架花纹的小花帽最有名气,被认为是维吾尔女式花帽中之上品。库车地区的花帽以串珠镶片鼓顶女式小花帽比较多见,还可做为陈设的艺术品。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沿,和田地区为主的于田、民丰、策勒、且末一带,还盛行着一种形状似杯碟,直径不足10厘米、纯装饰性的小花帽,专供当地的中老年妇女佩戴,她们喜欢把这种花帽用针别在盖头的披巾上,看上去就像一支斜插在头上的花朵。这样饶有风趣的小花帽,在其他地区是很难见到的。吐鲁番地区的花帽别具一格,最引人注目的特点是花大底空小,颜色大红,浓烈灼艳,整个花帽铺满四组丰盈的花朵纹样,望之犹如一顶花冠。特别是老年人,尤其喜欢戴这种艳丽夺目的花帽,这在其他地区是十分罕见的。吐鲁番花帽多为圆口、圆顶,顶较平。因受汉族及其文化的影响,图案纹样多采用菊花、梅花、莲花、牡丹等,淡雅、和谐、大方。伊犁地区的花帽扁浅圆巧,色彩柔和协调,以概括简练的单独纹样多见,花帽素雅大方,其花纹图案多少受到哈萨克族民间图案的影响。
此外,新疆各地的花帽还有儿童帽、青年帽、妇女帽、老人帽等等的区别。在维吾尔族中,绣制花帽的能工巧匠多是老年妇女或少妇、姑娘。她们利用空闲时间,就地取材,精心巧制,表现了维吾尔妇女的勤劳聪慧,使传统的维吾尔花帽佩饰不仅成为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工艺品,还远销国内外市场,在世界各地大放异彩。维吾尔人用自己的传统刺绣吸纳、融合了汉族、哈萨克族等民族的文化元素,形成了文化的多样性,使人们关注到了这些刺绣艺术品背后的历史文化背景。
清代诗人萧雄曾写诗道:“高冠似瓮覆还空,小帽为觚绣并工。应是乎生嫌发短,不教露顶见王公。”他在诗注中解释:花帽“一若瓮,口小上大,顶隆而平,高四五寸。春夏秋冬,帽不离首,虽汗不去。”可见,花帽对维吾尔族人的重要性。维吾尔族用这些珍贵的礼品献给党和国家,表达出热爱祖国,拥戴人民领袖的赤忱之心。
参考资料:民族文化宫网站,每周一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