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医药是中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藏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在漫长的医疗实践中创造发展起来的一种传统医药学,在中国主要流行于西藏、青海、四川、甘肃、云南藏族聚居的五大藏区。当松赞干布从周边地区延聘名医,促成早期藏医经典《无畏的武器》诞生之际,藏医药学在青藏高原已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具今已有2100多年了,目前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学者将藏医与中医、古印度医、阿拉伯医并称为世界四大传统医学。
藏医藏药历史悠久,相传早在公元前3世纪,就有了“有毒就有药”的说法。据记载,西藏最早流行的一种医学叫“本医”。当时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主要靠放血法、火疗法、涂摩法3种疗法来治病。同时,以酥油为药止血、青稞酒为药治疗外伤等原始简单的方法。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大量的医学著作和医生,结合青藏高原古老的医学,编辑整理了大量的医学经典著作。公元8世纪末,藏区名医宇妥宁玛·云丹贡布编著成了藏医药学的奠基之作《四部医典》,牢固地树立了藏医药学在世界传统医学的地位。1743年第玛·丹增彭措所著的藏药学经典著作《晶珠本草》,首次收载藏区药材2294种,去掉一物多用和一物多名外药材有1167种。
目前,有药用记录的藏药达2294种。常用藏药材300多种,其中植物类200余种,占70%;动物类40余种,占12%;矿物类40余种,占14%。常用藏药中有1/3用药与中药相通。藏区本地草药占常用藏药一半以上。
藏药的使用和藏医的理论体系是紧密结合的。藏医将“龙”、“赤巴”、“培根”三因素所引起的疾病都归结为“寒症”、“热症”两大类型,藏药方剂亦按其性质将药区分为“热性”、“寒性”两大性能。藏医在治疗“寒症”时用“热性”药,治疗“热症”时用“寒性”药。
藏药按性、味、效分类,细分为八性、六味、十七效。八性,即把藏药分为轻、重、润、糙、锐、钝、凉、热八种性质;六味,即把藏药分为甘、酸、苦、辛、咸、涩六种味道;十七效,即把藏药归纳出柔、重、温、润、稳、寒、钝、凉、软、稀、干、干枯、热、轻、锐、糙、动等十七种效能。“龙”病中有一种病的性质属“轻”,表现为心神不定,神情恍惚,藏医则采用“重”效能的药物去治疗,余此类推。
藏药治病多采用数药合用,很少使用单味药。许多药方配伍都在数种以上,有的甚至上百种。为了解决珍贵药源不足的问题,藏药在使用上有代替品。正品用“却”注明,代替品用“慢恩巴”注明。 藏药用药的特点是采用矿物药、动物药多。
藏医非常重视药物的炮制加工。据《协据》记载,藏药的采集加工应做到“适地采集,适时采集,干燥拣选,分清陈旧,炮制去毒,调伏增效,适当配制”等工序。采集后的药物通过炮制,不但能消除或降低毒性,而且可适当改变某些药物的性能,借以提高药物的疗效。主要的炮制方法有3种:火制法、水制法和水火合制法。最具有藏药传统制作特色的是“佐太”矿物药炮制。
藏成药制剂中的经典方以治疗风湿、类风湿疾病、心脑血管疾病、脑中风和中风后遗症、高原病、肝胆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癫痫的七十味珊瑚丸、七十味珍珠丸、七十味松石丸、仁青芒觉、仁青长觉、如意珍宝、坐台达西、二十五位鬼臼丸等有特效。现代藏药制剂诺迪康胶囊,是治疗高原病和心血管病的藏药重点产品之一,主要药效成分是生长在青藏高原海拔3300米以上的藏药材大叶红景天。
藏医疗法极具特色。在用藏药治疗时,主张用药引子,以便把所用的制剂引向患病的部位。例如,用白糖做药引子治疗单纯性的热病,用红糖做引子治疗寒性病等。藏医做灸的材料主要是藏药艾叶,目前,艾灸一般已不用于热性病,而多用于寒性病,特别是胃火衰微、消化不良、浮肿、水肿等病症。藏药浴疗法(矿物药)是具有特色的一种自然疗法之一,常用的药用温泉水为硫磺温泉、寒水石温泉、矾石温泉、五灵脂温泉和石灰石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