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相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提出的当代中国民族关系的基本遵循。2014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要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建立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民族团结和守望相助,构成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基本内涵与核心价值取向,而建立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则是促进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鄂尔多斯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地处内蒙古和晋、陕、宁三省、自治区交汇处,全市总面积8.7万平方公里,辖七旗一区,总人口近200万,其中蒙古族人口有18万。特殊的地理环境,为该地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客观条件。纵观鄂尔多斯市民族关系的发展脉络,可以发现其最鲜明的特征就是民族团结、守望相助。
一、鄂尔多斯民族团结、守望相助的历史动因
在历史长河中,鄂尔多斯地区呈现出一幅幅政权更迭、民族迁徙、经济发展、文化多元的历史景象。古代历史上的鄂尔多斯,既是北方林胡、楼烦、匈奴、乌桓、鲜卑、党项、蒙古等草原游牧民族活跃的舞台,也是中原王朝长期管辖与经略的地方。各朝代在鄂尔多斯设州置郡,如五原郡、朔方郡、云中郡和胜州、夏州等,使该地区社会经济与人口结构逐步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元朝形成的大一统局面,一方面促进了鄂尔多斯畜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解决了游牧地区的粮食需求,也发展了农业和手工业。明朝在鄂尔多斯设东胜卫,蒙古右翼的俺答汗与明朝建立了包括鄂尔多斯部分地域的11处互市市场,促进了蒙汉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清朝的康熙皇帝曾谕告蒙古王公、台吉和官兵“择水草善地畜牧,能耕田者,勤于耕种”,一些蒙古王公也主动请求清廷派汉民来一起耕种。在此条件下,大批汉民进入蒙古族聚居地区开荒种地。与此同时,来自周边内地的汉族商帮深入蒙古族聚居地区互通有无,用茶、布和日用品交换畜牧产品。随着商业的发展,鄂尔多斯逐渐兴起了一批小城镇,蒙汉民族之间的交流也更加频繁。清朝虽然从乾隆时起制定了阻止汉民进入蒙古族聚居地区开垦的封禁政策,但出于畜牧业与农业两种经济相互依存的需求,尤其是在内地人口锐增和自然灾害频繁的情况下,大量失地汉民冲破封禁,进入蒙古族聚居地区开垦。“走西口”就是当时汉族贫苦农民生活状况的真实写照。至清末,清政府在鄂尔多斯推行以武力强垦和搜刮押荒银为主的“移民实边”政策,该政策受到了蒙古族人民的强烈反抗,但却产生了一个客观结果,就是改变了过去蒙汉隔绝的政策,使大批汉族农民进入鄂尔多斯地区,间接地为蒙汉民族之间的友好交往提供了条件。其中,准格尔旗、达拉特旗在放垦后已变为纯农区,其他地方变为半农半牧区。随着农业、商业、手工业的发展和城镇的出现,鄂尔多斯改变了单一的畜牧业经济形态,成为多种经济并存的地区。当地的汉族人口逐渐超过了蒙古族人口的数量,并促成了蒙古族与汉族交错而居,相互交往交流交融的程度进一步加深,蒙汉民族间通婚者日益增多。共同的经济文化生活也把各民族的利益联系在了一起,进而形成了谁也离不开谁的民族关系。
民主革命时期,鄂尔多斯成为紧邻陕北的一个革命老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鄂尔多斯的各族人民在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和反抗封建剥削、民族压迫的共同斗争中,结成了休戚与共、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形成了民族团结、守望相助的优良传统。从1935年12月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主席毛泽东发表《对内蒙古人民宣言》,到1940年7月中共中央西北工作委员会代中央拟定的《关于抗战中蒙古民族问题提纲》,都明确提出了团结蒙古族抗日,蒙古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与汉族享有平等的权利和实现蒙古族解放的方针政策,不仅极大地促进了蒙汉民族间的团结,而且使蒙汉民族在共御外侮、取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斗争中作出了重要贡献。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鄂尔多斯成为陕甘宁边区的北方门户和连接大青山、晋西北抗日根据地的重要通道。为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从1939年到1945年,中共党组织输送了多批次蒙古族青年,从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途经鄂尔多斯到延安学习和培养。先后在陕北公学民族部、延安民族学院和中央党校民族班学习的蒙古族学员达到200多人,其中在延安民族学院培养的鄂尔多斯蒙古族学员累计达到150多人。这些经过系统培养和战争锤炼的蒙古族学员,成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新中国成立后党的民族工作的骨干,成为促进民族团结和形成守望相助和谐民族关系的中坚力量。
二、鄂尔多斯民族团结、守望相助的文化根基
鄂尔多斯既是草原游牧民族繁衍生息的重要场所,又处于内蒙古与晋、陕、宁三省、自治区的交汇之处,区域间不间断的经济往来和人口的频繁迁徙,促使草原文化与中原黄河文化相互交融,该地区文化逐步从单一的草原游牧文化演变为集多种经济社会因素于一体的多元文化,具有显著的复合性特征。汉族与蒙古族等少数民族在此和睦相处,形成了具有草原文化与农耕文化相碰撞、相交融的地方文化体系,当地大量历史遗存为这种独特的地域文化留下了实物见证,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别具特色的民族风情得以传承至今。
千百年来,草原文化和黄河文化、边塞文化和农耕文化在鄂尔多斯融合、积淀、传承,造就了该地区各族人民共有的朴实、大气、包容、进取的性格特征。该地区农牧业并存和伴有移民色彩的生活方式,创造了诸多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一,保存完整的蒙古族传统文化,成为鄂尔多斯文化传统最具特色的组成部分。包括蒙古族的传统礼仪、宫廷祭祀、民间祭祀、传统饮食、节庆和服饰等,其中“鄂尔多斯婚礼”和“成吉思汗祭典”以其独特的魅力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第二,具有移民文化特征的传统艺术,成为蒙汉民族共同创造、共同喜爱的艺术形式。从清末民初以来,该地区农耕文化与蒙古族文化相互影响,在文学艺术方面融合形成了以共生文化为特征的复合文化,如具有山西民歌、戏曲特点的“二人台”,具有蒙古族特色与陕北信天游特点的“漫瀚调”,在这一地区广为流行。第三,极具地区特色的方言、餐饮、民间书画、风俗习惯乃至宗教信仰等,构成了鄂尔多斯文化的重要内容。第四,不同民族间通婚的现象较为普遍,尤其是少数民族与汉族的通婚日益增多,这种血缘相亲和情感交融是各民族守望相助的集中体现。
在新的历史时期,鄂尔多斯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更加广泛和深入,从而加快了该地区文化的现代转型。鄂尔多斯把尊重、继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与传承、弘扬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该地区各民族群众的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和相互帮助。2015年8月在鄂尔多斯市成功举办的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向全国各族人民展现了绚丽多姿、丰富多彩的鄂尔多斯文化。与该地区经济的迅猛发展相呼应,各族群众在旅游、经商、求学、务工等方面的跨地域流动和农牧区人口向城市的大量流动显著增加,国内外在鄂尔多斯这方热土上投资的企业界人士也不断涌现。这些都充分反映了鄂尔多斯文化具有开放、包容和与时俱进的特点。
三、民族团结、守望相助为鄂尔多斯的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基础原本十分薄弱的鄂尔多斯依托丰富的煤炭、天然气、羊绒等自然资源,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先后被中央确定为全国“改革开放十八个典型地区”之一和全国“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七个典型城市”之一。2016年,鄂尔多斯全市生产总值达到4418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45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4.02万元和1.55万元,人均生产总值和人均收入水平居全国前列。尽管该市近几年面临着工业经济转型、资源型产业延伸升级、非资源型产业规模化发展等艰巨任务,但仍然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
作为民族地区,鄂尔多斯的经济之所以发展迅速,除了自然资源富集和国家政策的有力支持等因素外,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长期以来当地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守望相助和交往交流交融的程度不断加深,从而为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的不断改善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尤其是近年来,鄂尔多斯市委、市政府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常抓不懈,做了大量工作:一是鼓励和推动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鄂尔多斯各民族的居住格局在原有“自然融合”的基础上有了新变化:人口流动迁徙加速,大量农牧区群众进入城市,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程度的人群前来创业,至2015年,在该地区登记的流动人口已达百万。在政府的鼓励推动下,该地区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变得更为成熟。二是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同改善民生结合起来,使创建活动形成了社会化、网络化格局。鄂尔多斯市在内蒙古自治区率先设立少数民族发展基金,已累计落实1.9亿多元;先后培训少数民族科技人员1540多人;年均安排民族教育专项补助金1000万元以上,为全市蒙古族在校大学生发放就学补助金;准格尔旗为1.9万少数民族农民代缴农村合作医疗个人统筹金,并实行住院先看病后付费制度;伊金霍洛旗累计投入1.7亿元,全面改善了民族教育软硬件条件,实现了民族学校学生从幼儿园到高中的15年免费义务教育。全市每两年表彰一次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个人,积极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同时,加强城市社区少数民族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增强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民族团结意识。三是把培养选拔使用少数民族干部作为加强民族团结、增进守望相助的一项根本措施。鄂尔多斯市通过举办少数民族干部培训班、选派民族干部外出学习等方式来提高少数民族干部的能力和素质,在苏木乡镇(街道)和嘎查村(社区)领导班子成员中,至少选配1名蒙古族干部,选派多名其他少数民族干部到市直部门、苏木乡镇、企业、园区及经济相对发达地区挂职锻炼,招录数百名蒙汉双语兼通的大学毕业生充实到干部队伍中。迄今为止,鄂尔多斯已成为全国最安全稳定的城市之一和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优秀城市。2014年,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旗委、内蒙古伊泰集团有限公司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有三名个人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东胜区、杭锦旗伊和乌素苏木被内蒙古自治区评为“全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示范单位”。
民族团结、守望相助,充分反映了我国民族关系的历史传承、现实要求和未来趋向。梳理鄂尔多斯民族关系的发展脉络和基本特征,对拓展当前民族工作的思路具有启迪、借鉴和指导意义。要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推进民族地区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首先应当处理好协调民族关系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切实做到因地制宜,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形成更有利于民族团结、守望相助的长效机制和制度安排。
【本文系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协同创新中心(中央民族大学)阶段成果(项目号:2017BJMZTJJY0222)。】
资料来源:中国民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