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字 > 中华民族 > 中华民族研究  > 详细页面

从多维视野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暨纪念费孝通先生“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发表三十周年学术研讨会综述

来源:中国民族报 作者:王剑利 2019年01月21日 阅读量:

  进入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命题赋予民族工作、民族研究、民族学科建设新的重大历史使命。如何结合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与现实,展现和总结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路径和相关理论成果,是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学术基础。11月9日至10日,“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暨纪念费孝通先生“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发表三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由中央民族大学主办,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中国民族政策研究会、中央民族大学“一带一路”与民族发展研究院、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共同承办。

  中央民族大学校长黄泰岩、国家民委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张谋及费孝通先生家属、国务院参事室社会调查中心副秘书长张喆在开幕式上致辞。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院长麻国庆主持了开幕式。黄泰岩在致辞中强调,我们不仅要将“费老的大格局、大视野、大胸怀”放到研究中,还要将其放到办好大学的实践中。张谋指出,费孝通提出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民族工作的实践,也是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宝贵资源。张喆在回顾费孝通的学术脉络时谈到,费孝通为中国的民族研究倾注了毕生的精力和深刻的情感,他把自己的学术旨趣与民族繁荣、国家富强和人类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

  会议期间,举行了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2018年版新书首发仪式。来自全国各地高校和科研院所的80余名专家学者从多学科、多视角探讨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展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相关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

  一、 从历史和现实出发,阐释“中华民族共同体”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马戎以“加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是当前形势下的重中之重”为题进行主旨发言,梳理了从2014年召开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以来我国“民族”话语基调的变化。他指出,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和中央有关文件在表述我国民族问题以及定位我国民族工作的发展方向时,一再强调全体国民对中华民族的认同。马戎认为,努力把握好我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方向,应当是今后一个历史时期我国民族工作的大方向。

  中国社科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所长王延中在主旨发言中阐述了他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思考。他认为在当前的国际国内局势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对于多元和一体的关系而言,2014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作出的“中华民族和各民族的关系,形象地说,是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这一阐述,推进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理论。王延中还指出,学术界既不能将强调中华民族等同于民族同化,也不能将强调各民族文化和强调中华文化对立起来,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构新时代的话语体系、学科体系。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孙江发表了题为“民族主义之后的民族——‘新清史’叙事溯源”的主旨发言,主张若要恰当理解“新清史”中关于民族问题的讨论,需要澄清“新清史”与其思想源头之间的关系。孙江还阐述了他对费孝通主编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一书的理解:其明线是民族学,实线是历史学,暗线是政治学。当前,这三条线索还未成为一个整合的讨论框架,学术界还需推进跨学科研究,继续丰满“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

  清华大学教授汪晖的主旨发言阐述了他提出的“作为‘跨体系社会’的民族共同体”思想。他认为中华民族既是一个政治范畴,也是一个历史形成的概念,作为一个人类社会的民族共同体是一个跨体系的政治结构,只有在其统一性与跨体系性相互重叠的时候,才能将这个国家称之为“一个人类社会”。他用“跨体系社会”概念来描述中国的区域、社会和国家之间的关系,并认为,“跨体系社会”突出了体系间运动的动态性。“跨体系社会”是一系列的习俗、政治、礼仪、经济被镶嵌到复杂的社会之中,这个社会内部持续存在着不同文化间的动态关系。“跨体系社会”的基础在于日常生活世界的相互关联,但也依赖于一种不断生成中的政治文化。在中国历史上,文化边界和政治边界的某种一致性具有长久的历史脉络。汪晖认为,与其说是儒家文化,不如说是一种将多种文化、宗教体系综合在一起的政治文化,实现了中国的文化边界和政治边界的统一性。

  广西民族大学教授徐杰舜在主旨发言中追溯了他本人参与费孝通撰写《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一些经历,并认为当下站在中国民族发展史的高度,人们对于华夏民族、汉民族和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基本上是会认同的。现在的问题是这三者之间如何有机地、逻辑地整合成为一部完整的“中华民族史”。这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回答的问题。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院院长青觉将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的总体态势概括为横向分类研究、纵向历史研究、差序的认同研究、以点带面聚焦研究四类,主张科学动态地分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从自变量的角度研究其基本的要素关联结构,然后从因变量的意义上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逻辑。他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要素结构包括中国认知体验、中国价值信念和中国行为意愿三个方面,三方面彼此是相互交叠关联的存在,各部分相互支持与嵌入,共存联动。

  中国社科院中国边疆研究所编审李大龙以“质疑、继承与发展——费孝通对中华民族理论阐述的主要贡献”为题,认为就“中华民族”理论的建构历程而言,梁启超有首倡之功,顾颉刚提出的“中华民族是一个”是对“中华民族”学理性的初步建构,费孝通阐述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则是对“中华民族”在学理上的进一步完善。李大龙认为中国学术界应摆脱“民族国家”理论的束缚,主张从传统王朝国家向近现代主权国家转变的视阈,重新构建适合阐述中华大地政权更迭和人群凝聚轨迹的话语体系。

  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孙歌认为,从学理上,在多民族国家的现实格局中,让“多元”和“一体”之间建立真实的关联,是当前理论工作没有完成的环节。她主张重新思考普遍性。在她看来,“新的普遍性” 不是抽象出来的,而是至少两个乃至更多个特殊性之间相互开放的媒介,一定要依附于每一个个别性才能获得完整的意义。她认为,中华民族内部多民族之间有着历史上持续的互动乃至交融,当这些民族相互之间建立了文化、政治、经济各个层面的相关性之后,完成了彼此开放的一个过程,并用对“他者”的理解和接受建立了一个更大的相关联的格局。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才可以说中华民族是一体的,才可以说这样的“一体化”不是西方“民族国家”意义上的“一体化”,是中国多民族国家的“一体化”。

  二、从文明进程角度探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

  费孝通阐述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展现出历史上不同民族在不同生存空间中发生、发展、碰撞、交融并凝聚成中华民族的过程。从文明进程的角度,与会学者通过阐述中国不同区域板块的研究,呈现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的空间概念,展现出区域因素和民族因素的密切交织。

  在研讨中,西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院长贺卫光分析了中国古代游牧民族的内向发展,指出南北部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之间的互动与互补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一个内在的大结构。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张亚莎围绕着青藏高原诸族系的交融发展,强调了中国历史上西部诸族系与东部的互动对于中华民族形成史的重要意义。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教授李锦认为藏彝走廊研究就是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生成机制的具体讨论,藏彝走廊的意义是连接和交融,多层次的认同机制是藏彝走廊保持和而不同的核心体系。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杨筑慧对南方不同民族之间的多维互动进行了探讨,展示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有着区域与整体、个体与群体、独特性与普遍性的内涵与机制。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人类学与民族学系主任田阡基于对明清以来中国南方汉族移民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提出了汉族移民的文化传承动力等研究议题。上海大学人类学研究中心教授张江华分析了广西壮族土司的汉裔“攀附”历史与国家认同过程。云南大学副教授何海狮在南岭的区域空间中,探讨了瑶族共同体得以形成的历史过程。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巫达通过彝族和汉族共享共同祖籍来源的个案,讨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过程中的文化基础。

  这些研究展现出历史上的各民族在区域空间中“分分合合”,通过交往交流交融逐渐整合成一个区域性的共同体并形成文化认同的过程,而在现代社会仍能看到这种历史关系的延续和发展。例如,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主任赵利生分析了在 “村转居”的社会变迁过程中,一个宁夏回族“寺坊”组织的分化与整合。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社会学系主任张亮通过对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松茸价值链的研究,从一个细致的微观机制展示出各民族如何形成经济生活中共享共赢、社会关系上相互依赖的有机团结关系和互嵌结构。

  与会学者的深入研讨展示出,一方面,民族和区域的关系要上升到国家层面才能得以充分呈现,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张晨怡、中南民族大学研究生院院长许宪隆、西藏民族大学民族研究院教授彭陟焱等学者对“中华民族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形成、发展过程的梳理,充分展现了这一点。另一方面,民族和区域的关系又要在人的日常生活中才能展开深入的理解。正如复旦大学民族研究中心主任纳日碧力戈指出的,人们的文化边界、语言边界、认同边界、政治边界等往往并不重合,这需要从多维度的动态的视野展开研究。

  三、在国家建设进程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交织在国家建设的历史社会进程中,始终具有深刻的现实关怀。国家建设的实践层面是丰富多样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相关理论的探索和推进也从多重维度呈现出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杨须爱的研究呈现出,随着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的历史变化和进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完成了数次更新与重构。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院院长田敏指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学术理论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为当前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民族工作实践,提供了学术支持和理论指导。大连民族大学东北少数民族研究院院长朴婷姬通过中国朝鲜族和在日朝鲜人的比较研究,讲述了几个中国朝鲜族家族从寻根到落地生根的生动故事,展示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对于指导民族工作和民族问题研究的重要价值。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吴楚克指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对研究中国跨界民族的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具有重大指导意义。挪威奥斯陆大学北欧中国法律研究所所长周勇阐述了中华民族入宪的法律意义。

  教育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综合研究室主任陈立鹏认为,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提出了建立民族团结教育常态化机制的路径。南开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袁同凯回溯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体系在民族教育研究领域的发展脉络。

  费孝通对中国乡土社会的研究是中国学界持续进行理论深化、实践探索的一个重要领域。中山大学移民与族群研究中心主任周大鸣在题为“从‘熟人社会’谈起——中国乡村社会结构的变化”的主旨发言中指出,费孝通先生基于“熟人社会”的分析框架勾画出“乡土中国”的特色。当前的中国学界形成了以“原子化”“个体化”来描述中国乡村社会关系状态的研究路径。周大鸣认为,如果仅仅将“原子化”局限于“社会关系”领域,则忽略了村庄社会的“组织化”面相,其视角中城乡分野的世界观在“流动”已成为常态的当下也难以适用。他主张从个体关系的维度和区域关系的维度对“原子化”的内涵进行扩展,并提出从血缘、姻缘、地缘来理解中国的乡土社会。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研究员陈心想从“走出乡土”的视角,分析了费孝通的《乡土中国》里的乡土性、文字下乡、差序格局、知识对社会工程的指导等思想,对当代社会转型的价值和意义。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黄志辉发掘了费孝通关于中国城市的类型学分析,指出其城镇类型观的特殊贡献:城乡区域间在市场联系之外,还存在道义联系,这对于解决当下的小城镇发展难题和乡村“农民不在”问题仍具有重要价值。

  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教授赵树冈在点评中指出,“从实求知”和“多元一体”是费孝通开展民族研究和城乡关系研究的相通之处。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孙秋云则进一步阐述费孝通一生的学术旨趣是“志在富民”,在研究路径和研究态度上主张“惟实而不惟名”。当前,在国家建设的多个维度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论研究,费孝通的这一研究态度仍然值得借鉴。

  四、从文化、社会等维度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

  在人类学和民族学的研究视野中,从中华文化的维度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路径。

  在共同体研究的视域中,认同是重要的理论议题;同时,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命题而言,增强“五个认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马腾嶽基于在台湾的社会调查,讨论了“文化的中华民族认同”与“政治的中华民族认同”的关系。赵树冈基于阐述华南地方社会团体在历史发展脉络中的互助功能和世俗化的“义”,讨论从学术到日常生活中的中华民族概念及其认同。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的管健教授基于对全国范围的大学生群体的国家认同状况进行抽样调查的最新结果,认为西部地区的大学生显现出较高的国家认同水平,国家在民族地区开展国家认同教育的效果十分显著。

  学者们从多个层面上丰富和发展了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理解。兰州大学教授杨文炯指出费孝通的“多元一体”理论由三个部分组成:迈向人民的人类学、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和文化自觉理论,并分析了其中蕴含的学科价值、中国价值和世界价值。中山大学人类学系教授谭同学分析了当代民族研究经历了阶级分析范式和“文化解释”范式的两次危机,提倡新时期的民族研究要迈向实践社会科学的视野。宁夏大学民族学研究所所长孙振玉梳理了他对李亦园和费孝通一些学术思想的关联思考,阐发了他对李亦园“文化中国”思想在新时代的新理解。

  复旦大学民族研究中心主任纳日碧力戈将费孝通“多元一体”的思想拓展到“互联一体”,认为“多元一体”注重“多元”和“一体”之间的平衡,“互联”则是“多元”的升级版,既承认多样性,也强调关联性,追求重叠共识。他主张,要达到加强中华民族认同、建设共有精神家园的目的,要提倡“互联一体”,体现“致中和”、不偏激的智慧。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张小军提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在“文化”层面的三个超越:以世界文化民族主义超越狭隘的国家民族主义,以世界主义超越狭隘的国家主义,以人类主义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超越狭隘的世界利益共同体。

  与会学者的深入讨论,展现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从文化视野向社会视野深入发展的重要取向。正如麻国庆在闭幕发言中所总结的,学者们从以中华文化为代表的中华民族的研究维度中,发现了社会这个中间连接点。不同研究路径从社会的角度,展示了在多样民族构成的基础上形成共同体意识的意义。

  上海大学社会学院人类学所教授张亦农认为,“民族”不仅是一个被翻译过来的静止概念,更是一个有生产性且拥有社会生命的鲜活的“物”,主张走出当下民族困境的途径之一是要讲好“民族”故事。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王铭铭从“超社会体系”理解“多元一体格局”,主张重视区域中的文化关系和超文化的宗教系统、注重走廊研究等,超越“分族写史”的局限性。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高丙中认为,费孝通的理论发展将“多元一体”从一个描述性概念转变为一个方法概念,尤其理顺了“国家内部-国家-世界”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进而理性、和平地构建“现代国家建设”的理论。高丙中进而阐述了他所提出的“世界社会”的思考,将“中华民族”作为一个中间概念来理解世界社会。

  麻国庆讨论了儒家、跨区域社会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关系。他认为儒家文化具有多重表达,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中发挥文化纽带的重要作用。他延伸了费孝通的民族走廊学说和全球社会理念,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一个多层次的体系,主张从不同层次的社会结构考察民族社会,在全球化视角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要注重研究记忆的多层性和共同体认同。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院长罗惠翾主持了闭幕式。麻国庆在总结发言中提出,要把民族学学科的讨论上升到人文社会科学的多学科结合研究中来,从不同的学科角度来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开展充满着多样性、具有人文关怀和人文科学精神的民族研究,期待通过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讨论,形成一个真正的、更高层次的学术共同体。

  

资料来源:中国民族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