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华民族 > 仡佬族  > 详细页面

仡佬族

来源: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编辑整理:李荣荣 发布时间:2017年05月24日 浏览量:

  仡佬族,中国55个少数民族之一。在2010年人口普查中,有550746人。其中贵州省居住了96.43%的仡佬族人口,另其他各省均有分布,且杂居为主。贵州主要聚居在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及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其余分布于贵阳、六盘水、遵义、铜仁、毕节、安顺、黔西南和仁怀等地区,亦有少数散居于云南和广西。

  仡佬族历史悠久,中国古代的“僚人”“伶人”为其早期的祖先。晋常璩的《华阳公志·南中志》中,便有关于“僚人”在云贵高原云岭山脉之南沿活动的记载。近一、二百年间,在一部分仡佬族人民中还保留着古僚人的某些习俗,如妇女穿统裙、凿齿以及以石板为棺的墓葬等,这些都说明仡佬族与古僚人有渊源关系。在《天河县志》《大清一统志》中又有“伶人又名僚,俗名姆佬”的记载。可见仡佬与僚、伶均有密切的渊源关系。  

仡佬族村寨(摄影:刘军)

  宋代左右,仡佬族成为一个独立的单一民族。宋、元、明、清时期,在封建制度的残酷摧残下,仡佬族人民受到了极大的压迫和剥削。宋、元、明时期,在仡佬族聚居区设立流官,社会基层设立“里甲”。同时在县官之下,又加设土巡检司、镇和寨堡等机构,由当地领头人任职,将流官与土官统治结合起来。对仡佬族人民进行层层欺压,要求人民向朝廷交纳夏秋两税。清代对人民的压迫愈盛。民国至新中国成立前夕,仡佬族人民与其他民族人民共同生活、相互学习、在生活习惯、思想意识等方面都有了极大的改变。1953年,正式将仡佬族定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

  仡佬族有自己的民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语族语支的归属,学术界将其定为壮侗语族。在与苗族、布依族长达一千多年的文化交流、生活接触影响下,仡佬语拥有与苗语相近的词汇特点、与布依语相似的语法特征。而在语音上,其特征是复音较多,有双塞边音、舌尖塞边音、舌根塞边音、小舌塞边音、鼻边音和擦边音等。仡佬语可分为黔东方言、黔中方言、黔西方言和黔西南方言等方言分区。每一种方言内,又各有差别,从而形成若干种土语。

  仡佬语族没有自己的民族文字,以汉字为书写形式。主要的文学形式为口耳相传的古歌。由于仡佬语艰涩难学等原因,目前熟练掌握该语言的大多是老人。

  仡佬族拥有丰富的民俗文化,无论是节日、建筑、服饰、饮食、礼仪、手工艺、歌舞、宗教信仰等各个方面,都有其独到之处。

  

  

参考资料:

    1.仡佬族  百度百科[参考日期:2017年1月15日]

    2.仡佬族  360搜索网[参考日期:2017年1月15日]

    3.仡佬族的民族历史  中国民族网[参考日期:2017年1月15日]

    4.图案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1949-1999)民族大团结》纪念邮票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