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华民族 > 毛南族  > 详细页面

毛南族

来源: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编辑整理:宋祺 发布时间:2017年05月24日 浏览量:

  毛南族主要分布在广西西北山区,主要居住地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地处云贵高原东南麓,我国人口较少民族之一。1956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毛南族被正式确认为单一民族,时称“毛难族”。20世纪80年代,根据国家有关确定民族成分政策的规定,又有不少人恢复了毛南族的民族成分。据1986年年底统计,毛南族总人口有64362人,其中57362人聚居于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的上南、下南以及川山、洛阳、水源、思恩、大安等乡镇。1986年6月,应环江县政府及毛南族群众要求,经国务院批准,将“毛难族”改为“毛南族”。

  毛南族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的环江、南丹、金城江区、都安、宜州等县(自治县、市)都有分布。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毛南族人口数为101192。

  毛南族的主要聚居地——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俗称毛南山乡。毛南山乡山清水秀,大小环江及打狗河三江并流,贯穿全境。而三江之间,毛南山乡、壮乡、苗寨点缀其间,多元文化互动共生。

  毛南族历史悠久,其族源最早可追溯到古代的越人。隋唐时的“僚人”,与毛南族有密切的渊源关系。宋代,毛南族先民被称为“茆滩“,该族称最早出现在宋人周去非所著的《岭外代答》一书中。此后,在汉文史籍中又有“茅滩”“茅难”“茆难”“冒南”等称呼。毛南族自称“阿南”,意为“此地人”“这个地方的人”。另还有“哀南”“印绕”“哎绕”等自称。毛南族在形成的过程中,融入了不少汉族成分。

  毛南族有自己的语言,属于汉藏语壮侗语族侗水语支。由于长期与汉、壮等民族交往,毛南语中借入了不少这些民族的词汇,同时,绝大多数毛南人都会汉语或者壮语。毛南族没有本民族文字,历史上毛南族曾借用汉语音义记录毛南语,俗称“土俗字“,用来记录和保存本民族的民歌。

  毛南族日食三餐,均以大米和玉米为主。毛南族人民以同姓同族聚居,村落依山而建,多为10多户人家的小村庄,最大的也不超过百户。住房一般是瓦顶泥墙,分上下两层,上层住人,并于前面建有晒台,下层关养牲畜和堆放杂物,保持“干栏”建筑的特点。毛南族人民在改造自然、发展生产和追求幸福生活的过程中,摸索出一套适合山区生存环境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形成一系列独具特色的风俗习惯。毛南族的民间文化艺术内容丰富,类别众多。这些民间文化艺术不但内容轻松活泼,通俗易懂,深受广大毛南族民众喜爱,而且教育意义深远,影响着一代又一代毛南族儿女。

参考资料:

    1.谭自安《中国毛难族》,宁夏人民出版社,2012年

    2.杨圣敏《中国民族志》,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年

    3.照片摄影:刘 军

    4.图案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1949-1999)民族大团结》纪念邮票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