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华民族 > 畲族  > 详细页面

畲语概述

来源: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编辑整理:刘维凡 发布时间:2018年01月15日 浏览量:

  畲语,是指畲族所使用的语言。汉族人一般称之为“畲民话”、“畲话”或“畲客话”;在畲族内部则称之为“山哈话”(意为“山客话”)。

  畲族人主要使用两种语言,一是畲族自身的语言,即畲语,如今它只在广东的博罗、增城、惠东、海丰等四县有约1200多名使用者,被称为“活聂”,人数占不到畲族总人口的1%。畲族所操的就是接近瑶族布努语的炯奈话,属苗瑶语系;随着畲族融入汉人社区,大多数畲族转说客、赣、闽、粤系的汉语。据统计,中国99%以上的畲民使用的是当地的客家方言。

  福建福安地区的畲语被认为是全体畲语的标准语。虽然广义的畲语以语言岛的形式零散地广布于福建、浙江、江西、广东、安徽等省份,但内部却保持着高度的互通度。这种语言现象在中国南方是不多见的。

  语言特点

  语音方面,各地的畲语或多或寡地受到分布区其他语言的影响,声母、韵母、声调略有出入。畲语的声母有16到20个不等,没有翘舌音,有声母[ɳ]、[ŋ]、[ʔ]、[h];韵母50个到70个不等,二合元音、三合元音比较多,有入声韵尾

  词汇方面,畲语有自己独有的词汇。畲语独有的词汇主要集中于常见的人或事物以及农业生产活动的称谓,如“佛生崽”意为小伙子,“布妮崽”意为姑娘等。

  畲族在历史上和长期受到汉族语言的影响,保留着大量的古汉语词汇,比如走(跑)、行(走)、乌(黑)、赤(红)、寮(屋)、禾(稻)、镬(锅)、窠(窝)、奉(给)、其(他)、着(穿)、睇(看)、戮(杀)、仄(斜)、啮(咬)、使(用)等等。

  随着社会的发展,畲语也吸收了现代汉语中的大量词汇来指称新鲜的事物和概念,这些词汇畲语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比如电视、电话、电影、电灯、城市、干部等等。年轻一辈的畲族使用的词汇和老一辈使用的词汇也存在显著的差别,一般老一辈使用畲族原始的词汇,而年轻一代倾向于使用现代汉语的词汇。

  语法方面,畲语比较普遍地使用叠音词汇,比如:冷冰冰、冷秋秋、冷铁铁、乌洞洞、乌冷冷、狠燎燎(火很旺)、睇睇下、行行下等等。畲语的句法规则与粤语、客家话等其他南方汉语族语言相似,比如说“你走先”、“奉点钱他”等。

  与其他汉语语言的关系

  畲语和客家话基本上能够没有障碍地互通。畲语和客家话的关系究竟为何,一直是学界争论的焦点。极端的观念中,一派学者认为,畲语是客家话的一种;另一派学者认为,客家话对畲语有过影响,但只浮于表面而已。现在一般认为畲语和客家话都是在不断迁徙中产生的语言,彼此有相似性。历史上,客家人的祖先在南徙过程中进入广东东部和北部时曾与畲族杂居,语言上彼此产生了影响,这也是一些学者认为畲族说客家话的原因。但畲语的历史要比客家话早许多,故此畲语必然保留不少和客家话以及其他汉语都不同的成分,并且畲语的分布和客家话的分布也不一致。

  福建省的畲族主要集中于闽东地区的福安、霞浦、福鼎、宁德、罗源和连江这6个县市。闽东的畲语所受到的闽东语的影响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看出:

  第一人称“我”的读音与福州话相似;产生了声母类化现象;后一个字的声母脱落;从闽东语中借入了许多典型的词汇,如:“坏”说“呆”、“生小孩”说“养”;在名词后加“囝”表示小称,如“鸟囝”。

参考资料:沈作乾:《括苍畲民调查记》发表于《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月刊》1925年第4期。

上一篇:
下一篇: